我的辩解
“ 我曾经在传统基督教会待过十多年,几年前我离开了教会,后来又对佛教感兴趣,喜欢禅修。”
我曾经在传统基督教会待过十多年,那时我是一个规范的基督徒,每周日去教堂,参加查经活动,在教会担任各种事工,积极传教,见到没有信教的同学老友不是劝他们信教,就是赠送他们《圣经》。
01
—
离开教会
几年前我离开了教会,后来又对佛教感兴趣,喜欢禅修。许多教会的朋友都真心替我惋惜,看我如同迷失的羔羊,希望我早日迷途知返。当然也有些言语不太客气,认为我是受到了魔鬼的诱惑,还有一个家庭教会的传道人说我有魔鬼附体。不过他们虽然言语严厉,但内心还是为我着想,真心替我的处境担忧。
对此我除了对他们表示感谢之外,也想就我的选择做一些解释。不期望他们认同我,但至少让他们知道我对自己的选择有过深思熟虑,对他们的善意劝解也充分理解。
首先我自认自己是个基督徒,因为我完全赞同耶稣的教导,以他为榜样,力求成为一个以基督之心为心的人。基督教导的核心就是爱神,爱人。这里的神是真理,而人是指所有的人,包括和我们不一样的,甚至是得罪我们,仇恨我们的人。
当然基督徒这个名号不过是个标签,它不说明任何问题。耶稣说,凭他们的果子,就可认出他们来。凡好树都结好果子,唯独坏树结坏果子。什么是基督徒结出的好果子呢?保罗认为出于圣灵结出的好果子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而光明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所以一个人是不是被称为基督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发展的品行。而品行还只是外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如耶稣所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02
—
以心为心的两门功课
以耶稣的心为心,第一门功课是放下恐惧和焦虑。人因为恐惧焦虑而变得心肠刚硬,如果可以真正放下焦虑,人的许多良善就可以发展起来。然而恐惧焦虑是普遍现象,人们首先为生计担忧,最近因为疫情,经济不好,许多人丢了工作,即使还没有丢工作的人也感到一些压力。但耶稣教导的是: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我们今天虽然都有饭吃,但人们还会对明天忧虑,因为明天并不确定。而耶稣教导说,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即使没有对耶稣的信心,一个人仅凭自己的经验也可以知道现代社会不需要再为生计忧愁。从我出生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小时候的家境和社会比现在贫穷得多,但我都未曾真正挨过饿,现代科技已经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何必还要为生计焦虑忧愁。当然这里并非宣扬不要努力工作,只是努力工作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对世界的感恩和回报,而不是为了消减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现代社会推崇竞争,很多人都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所谓的输赢真的那么重要吗,为此忧心忡忡更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通病。作为基督徒的第一个功课就是放下这种焦虑担忧和对未来的恐惧。
第二门功课是以爱心对人。人们通常很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则意识不到。耶稣说,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这句话对我同样适用,所以为了避免犯这个错误,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轻易批评任何人。
人们在愤怒和感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最容易彼此攻击,所以一个关键就是不要在自己情绪激愤的时候批评他人。因为这时的批评绝非出于善意的帮助,而是出于恶意的报复。只有在自己心境平和,确信对方对自己有足够信任的情况下,才可以出于善意指出对方的错误,帮助对方改正。而如果对方并不接受,就没有必要再坚持,因为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基督教经常提到魔鬼,我的理解是魔鬼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人心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如贪婪,嫉妒,仇恨,憎恶,不平,骄傲等等都是魔鬼。当我们被这样的情绪驱动而说出不当的话或做出不当的行为时,我们就成了魔鬼的工具。注意一个犯错的人只是做了一次魔鬼的工具,而并非魔鬼本身,所以耶稣的救恩是赐予所有人,无论是我们普通人还是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救恩降临他们,耶稣爱他们,而作为基督徒我也要爱他们。
03
—
坐禅守护本心
下面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家或许已经听说过这个事件。几年前一个女医生在游泳池游泳,被不良少年摸了P股,后来和这个少年论理,反遭侮辱。这时女医生的丈夫出来为妻子出头,扇了少年一巴掌,少年的家长则过来教训这对夫妇。后来警察介入双方达成表面的和解。然而少年家长并不甘心,先去医生单位闹,后来在网上发布裁剪过的事件视频,煽动舆论。并不完全了解事件过程的网民开始声讨医生夫妇,最后女医生无法忍受舆论压力,服安眠药自sha了。
女医生死后,少年家长感觉势头不对,赶紧把自己发在网上的视频和帖子删掉。而女医生的丈夫也公布了事件的完整视频让人们看到是不良少年本身行事下流,而家长则一味护短的过程。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有没有愤怒和不平?有没有要惩罚这个家长或孩子的念头?总之我当时是这样的感受,特别是听说丈夫在妻子死后痛不欲生的悲痛时,更是如此。不过仔细想想,网民先看到家长公布的删减视频时,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痛恨心理从而对医生夫妇大肆声讨的。也许正是这种表明出于义愤的网络暴力害死了女医生!而我心中的愤怒和不平难道不会让我犯同样甚至更糟糕的罪恶吗?完全可能。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让大家理解心中的魔鬼。在任何时候,心中的魔鬼都可能出来捣乱。一则新闻可能引发贪婪、恐慌、愤怒和仇恨,他人的成功可能引发的嫉妒,一些和自己完全无关的聊天都可能引发心中的不满,这些都是心中的魔鬼。这种魔鬼不仅让我们丧失理智,更主要是让我们忘记爱心。但这些魔鬼不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人只要意识到它们在心中,克制自己不要顺从它们的诱惑,如果可以想到《圣经》中智慧的话语,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些魔鬼的力量就会很快消失。
当一个人心境平和时,以爱心看待一切时,就会做出更加理性对众人更有益处的言行。回到刚才的故事,孩子,家长,女医生,她的丈夫,网民在整个事件过程中都受到魔鬼的攻击。我们可以逐一想象他们的心理,其实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在他们做事时都有受不同不良情绪引发的冲动,而我们如果处在任何一个角色的位置,我们都有可能做出同样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声讨任何一个人。但同样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角色能够平静下来,以爱心包容他人,最后的结局大概就不是这个悲剧。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小心自己内心中的魔鬼,而不要成为它的工具。
这里我讲了从耶稣那里学习的两门功课。第一是不恐惧忧愁;第二是真心爱人。如果能把这两门功课学到家,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基督徒。如耶稣所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而我从佛教那里虽然也了解了不少理论,但其中最关键的只有一项技术,那就是坐禅,而坐禅所培养的只是一个品质,就是能时刻查验警惕自己的内心,因为人们需要守护的就是这颗心。